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继承和发展中国书画艺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
为宣传书画艺术,展现书画艺术的精妙之处,媒体精选当代实力书画家,联合推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参展作品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李鸣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宣传部主任、《小书画家》杂志执行主编、《东方艺术家》主编、《东方美术》《读书人》杂志执行主编、《美术界》《美术之旅》《中国艺术》杂志副主编。现任丝路联盟中国文化合作大使、丝盟美术馆执行馆长、新疆石河子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师专等5所院校客座教授,中国田园画会副主席、甘肃国画院副院长、黄山小壶天艺术馆馆长等职。被评为‘“21世纪中国书画百位诚信名家”和“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中国山水画百家”。2019年11月在国家画院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故乡一一李鸣泉国画作品展”。
白桦林 45x66cm 纸本色墨
幼承家教,其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美展、书展并获奖。书法刻石于黄河碑林、《红楼梦诗词》等近百家碑林,生平艺事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大观》等国内外近百家媒体介绍。多次参加国家各级大展和获奖,并被中南海、中央党校、中央军委、中国美术馆、中央电视台、北京奥组会和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及国际友人收藏。
陈年往事 69x69cm 纸本色墨
组织过 “全国群众书画摄影大展”、“99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东方书画艺术大展”等中央电视台和文化部、中国美协的一些重大书画活动,在全国几十家文化艺术团体中兼任职务,多次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埃及、中国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展、联展和学术交流活动,编辑有《北普陀藏画集》《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作品集》《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作品集》《全国群众书画摄影大展获奖作品集》等近百部书画集并出版有《飘泊手记》《天涯萍踪》《春去秋来》《岁月留痕》《万水千山》《秋收冬藏》散文集和《李鸣泉国画作品集》《李鸣泉画集》《东方艺术家——李鸣泉》《东方诗画——李鸣泉摄影诗集》《鸣泉诗稿》《鸣泉书法》等三十多种书画集。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嘉德、荣宝、雅昌、湖南卫视、和畅国际、辽宁国拍、华辰、锦宏信德等举办的拍卖会,连续四年在英国和美国举办个展,作品倍受藏家和国际友人的青睐。
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五十家》进行过专题播出报道。
春山如睡 69x69cm 纸本色墨
致广大 尽精微
——李鸣泉山水新作赏读
庚子岁首,荆汉大疫。虽时逢春节而道无车舟,万巷空寂。神州大地之华夏儿女皆闭门谢客,宅家团聚。此时,鸣泉先生于大河之南的雁鸣湖畔读书练拳、书画诗文,心系荆楚前线,神游天地八荒,应各类艺术机构和媒体之邀,以笔墨作刀枪,积极投身战疫之中。几个月下来,创作出一批丈余大画,观之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令人惊叹不已!原来先生的画作不只有飞雪木屋、栅栏窗影、红灯笼、小柴狗,还有另一种不轻易示人的崭新面目。
对月图 69x69cm 纸本色墨
年前的11月11日,在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里,先生包括了西部人家、中原人家、北方人家、海外人家四部曲的80幅“故乡”系列六尺大画于他六十岁生日这天闪亮登场。而大疫之后,他的《北国风光》《万山红遍》《春满乾坤》《江山无限》等一批大气磅礴、满纸云烟的大山大水大制作再一次让世人刮目,使人不由感慨万千,鸣泉先生真的无愧于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三家会员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他的这种三位一体的身份目前在国内文学艺术界虽不敢说绝无仅有,起码也属凤毛麟角了。因此,他的画耐读耐品,极具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故乡的记忆 69x69cm 纸本色墨
知道李鸣泉先生这个人和他的画,最早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国内的艺术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才刚刚绽放出新绿。中国书协、美协的不少活动都还需要中央电视台以为企业做广告拉赞助的形式而筹资举办。鸣泉先生作为当时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的宣传部主任,积极参与了“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编展”“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精品展”“99澳门回归中国画·油画·摄影作品展”“新亚欧大陆桥美术作品展”以及后来文化部和《人民日报》的“全国群众书画大展”“走进西部”征文等系列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全过程的实施工作,使其无论是眼界、胸襟、艺术创作和鉴赏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他美术、书法、文学三者齐头并进,互为涵养,在书画中求法,在文学中求意,在提高整体素养的前提下境界日高,技艺大进。一脚传统、一脚生活,坚持两条腿走路,有传统支撑,有生活培养,加上他自身的刻苦、坚持和恒心、毅力,多年下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临了数百幅宋元以来的古画和几十种先贤法帖,画了几千幅速写,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古人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故乡的云 69x69cm 纸本色墨
早年所见鸣泉先生的画作,每一幅都似在讲一个美丽的故事,其作品中多见水岸、芦苇、瓦屋、小船、月亮、小狗,偶有红衣女郎出现,主角大多隐于画外,给人留出无限遐思和幻想,由画面所营造出的氛围可窥见先生内心之锦绣。欣赏先生的画作,犹如在山水之间漫步,顿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感叹。每一处小景,都能体现其独特的韵味,其画作既惊奇,又朦胧,既壮观,又精微,将内心独白在创作中淋漓尽致的展现,景物、景象只能浅显地引领观者去欣赏、品读,而在此背后的意境表达才会感染每一位观者的心。
关东记忆 144x61cm 纸本色墨
诗造意境,画写诗意,互为解读,互为表里,可谓相得益彰。再后来,随着先生个人生活的变故和阅历的丰富以及思想的日渐成熟和深度及广度的开掘,他的艺术之路也随着脚步的延伸而向纵深迈进,使其思考更上了一个层次,不仅仅再局限于个人情感和审美的小情调而着眼于“故乡”的家国情怀上。多年来,凭借其综合实力,他以“故乡”为载体,以“雪”为表现形式,画他心中“消逝的故乡”,以其独有的面目、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独特的技法,在中国画这个“雪”的领域里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谋得了一席之位,成就了一个独特的自己。细致感受先生的“雪”,往往铺满整个画面,但又不失混沌,像跳动着的音符,生机勃勃、活灵活现。这里的“雪”不再是人们口中“洁白无瑕、冰清玉洁”单纯的象征意义,而是一种对故乡极具深刻意义的符号,甚至是唯一的记忆表征,落下的是思念,消失的是印痕。他的“故乡”跃然于画面之上,不禁让人动容。
徽州故事 139x70cm 纸本色墨
鸣泉先生这代人生于大跃进时代,成长于“文革”之中,由那时的政治环境决定,所有从事宣传的工作者,无论工农商学兵,大都是多面手。领袖像、宣传画、漫画、大字报、墙画、油印小报、墙体大标语、黑板报、刻钢板、版画木刻、油彩、水彩、广告色,甚至油漆,凡能利用的一切手段基本都能掌握并且融会贯通,成为了一体。这种不拘一格,没有约束的多种艺术形式开拓了他们的思路,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虽然明显不如后来接受了美院系统化专业艺术教育的正统,但也解放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在创作中不局限于某家,又不似某派,只为遵从本心,顺从本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拥有独一无二的标签。
记忆关东 69x69cm 纸本色墨
鸣泉先生的画作便是在这种土壤中成长的一株艺苑“奇葩”!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初如此,现时又是如此,一场疫情使之静下心来潜心于艺术创作之中,一面从古人的画作里汲取营养,一面从大量的写生中抽取精华,厚积而薄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不完全泥古而又不失法度,既贴近生活又注入灵魂,从而创造出了这一批有血有肉的大山大水。无论丈二巨作抑或盈尺小品,都足见先生的笔墨功底之深厚,艺术修养之全面。他临创结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秉持“雅俗共赏”这一原则,既不狂怪又不僵化,使其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艺术性。大画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见胸怀、见气度,小画则深入到细微之处而见功力、见精神,真的是达到了极端高明的同时又遵循着中庸之道。古时传统与现时生活,二者兼具。
江山如画 69x69cm 纸本色墨
读他近期的这批大画,构图饱满,大开大合,把传统青绿运用到现代创作之中,无论山石、林木、流水、白云,皆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派春意盎然的太行,辽阔苍莽的北国风光,或者湘赣大地的万山红遍,都彰显着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李鸣泉先生从他的“故乡”而又放眼于长城内外的大山大水大气象,真的使人读之神清气爽,身心为之一振。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大好作品早日问世。
2020年7月2日
林中故事 69x69cm 纸本色墨
那年那月那时光 95x90cm 纸本色墨
能不忆江南 180x74cm 纸本色墨
清静界 95x90cm 纸本色墨
塞北的雪 139x70cm 纸本色墨
山高水长 180x74cm 纸本色墨
望见春天 69x69cm 纸本色墨
溪山无尽图 69x69cm 纸本色墨
雪随秋风过江南 139x70cm 纸本色墨
月是故乡明 69x69cm 纸本色墨